据报道,新高坡隧道位于云南省镇雄县黑树镇与贵州省毕节市何官屯镇交界处,全长4140m,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较大,围岩变化频繁,为高瓦斯风险隧道,且邻近有线施工,施工难度高。
七星关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称,事故情况已汇报至国家应急管理部,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瓦斯爆炸事故是一种特殊的爆炸事故,爆炸发生后会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最终引起火灾,产生有毒气体等现象,所以瓦斯爆炸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事故,极易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
爆炸时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气体温度迅速升高,爆炸瞬间的温度为1850℃—2650℃。这样的高温,会造成人员伤亡,并可能会导致火灾,烧毁设备、设施,损坏巷道。
由于爆炸时气体温度骤然升高,引起爆源附近气体体积急速膨胀,气体压力突然增大,形成较为强大的高压冲击波。强大的冲击波可使井下人员遭受伤亡,严重摧毁巷道支架、井下设施和设备,造成巷道顶板冒落。此外,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会使另外积存的瓦斯冲出,并能扬起大量煤尘,从而造成瓦斯或煤尘的连续爆炸,使灾害扩大。
瓦斯爆炸要消耗大量氧气,同时伴生大量的有害化学气体,其中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若有煤尘参与爆炸,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会更多,造成的人员伤亡更严重。统计资料表明,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中死亡的人数,90%左右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
1.加强瓦斯监测和通风管理。在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等易产生瓦斯积聚的地点,必须设置瓦斯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并加强通风管理,保持充足的风量和风速,以防止瓦斯积聚。
2.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员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瓦斯检查,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瓦斯泄漏和积聚。
3.加强火源管理。严禁在井下吸烟、使用明火,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防止电气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4.加强爆破管理。在爆破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只有当瓦斯浓度低于1%时,才可以进行爆破作业。
5.加强瓦斯抽放工作。对于瓦斯涌出量大的煤层或采空区,能够使用瓦斯抽放的方法,将瓦斯抽出并排放到地面,以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6.加强职工培训和教育。加强对职工的瓦斯防治知识和应急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7.编制周密的预防及处理事故计划。让职工知悉事故的预兆、提前设置避灾路线、避灾的方法,提前掌握以及自救、互救知识。
预防瓦斯爆炸事故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加强瓦斯监测和通风管理、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加强火源管理、加强爆破管理、加强瓦斯抽放工作、加强职工培训和教育以及编制周密的预防及处理事故计划等都是有效的预防的方法。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 当听到爆炸声和感到冲击波造成的空气震动气浪时,应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方向卧倒,脸部朝下,把头放低些。
3. 在有水沟地方最好侧卧在水沟里边,脸朝水沟侧面沟壁,然后迅速用湿毛巾将嘴、鼻捂住,同时用最快速度戴上自救器,拉严身上衣物盖住露出的部分,以防爆炸的高温灼伤。
5. 戴上自救器后,绝不可轻易取下而吸外界气体,以免遭受有害化学气体的毒害,要从始至终坚持到安全地点方可取下。